据海外媒体 The Information 报道,月之暗面正在为进军美国市场做准备,该公司正致力开发近期在美推出的产品,包括一款 AI 角色扮演聊天应用程序,以及音乐视频生成器。
创投日报记者在日前举行的2024华为云中企出海全球峰会上亦注意到,包括出门问问、万兴科技以及合合信息等成熟企业,也将其 AIGC 应用作为了出海业务展示的重点。其中,出门问问方面表示,早在2022年公司就启动了 AIGC 出海,上线了海外版 AI 配音软件 DupDub。
还有一些创业团队则直接在海外起家。如成立于深圳、后迁至美国的 AI 视频生成企业 HeyGen。其此前在国内的主体诗云科技,曾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获得了来自真格基金、红杉中国种子基金、IDG 资本等知名机构的出资。
信息来源:36kr国际站
2 个月前
前 OpenAI 首席技术官 Mira Murati 宣布与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创立 Thinking Machines Lab,专注 AI 研究和应用,该公司初创团队汇聚众多 AI 领域人才,旨在让 AI 更加透明、可定制、更强更通用。 关于 Thinking Machines Lab 成立时间与背景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8日,人工智能巨头OpenAI的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官宣了新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的成立。 核心团队 米拉·穆拉蒂:担任公司CEO,在AI领域经验丰富,2018年加入OpenAI,曾主导ChatGPT、DALL-E等项目开发,2023年10月离开OpenAI进行“个人探索”。 约翰·舒尔曼(John Schulman):OpenAI联合创始人,担任首席科学家。 巴雷特·佐夫(Barret Zoph):OpenAI前研究副总裁,出任CTO。 翁荔(Lilian Weng):北大校友、OpenAI前研究副总裁,也是联合创始人之一。 公司目标与愿景 公司目标:正在做三件事,即帮助人们调整人工智能系统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为构建能力更强的人工智能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开放的科学文化,帮助整个领域了解和改进这些系统。 公司愿景:让人工智能系统被更广泛地理解、可定制并具有普遍能力,通过坚实的基础、开放的科学和实际的应用,让人工智能变得更有用、更易懂,从而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研究方向与重点 开源共享:计划经常发布技术博文、论文和代码,与更广泛的研究人员和构建者社区合作,推动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理解。 人机协作:不专注于制造完全自主的人工智能系统,而是建立与人协作的多模态系统,打造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个性化的人工智能系统。 模型智能:在科学和编程等领域构建能力前沿的模型,重视基础设施质量,以长期正确地构建事物,提高生产力和安全性。 产品安全: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研究与产品共同设计,通过部署实现迭代学习。认为最有效的安全措施来自前瞻性研究和细致的实际测试的结合,重点了解系统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创造真正的价值。 人才团队 初始团队约30人,半数有OpenAI工作背景,还有来自谷歌、Meta和X等公司的人员,他们曾构建过ChatGPT、Character.ai、Mistral等开放权重模型,以及PyTorch、OpenAI Gym、Fairseq和Segment Anything等流行的开源项目。
8 个月前
北京生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生数科技”)成立于2023年3月,核心团队成员来自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此外汇集了来自阿里、腾讯、字节等知名科技公司的顶尖人才,是全球范围内领先的深度生成式算法研究团队,拥有扩散概率模型底层创新研发能力。 生数公司致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多模态大模型,融合文本、图像、视频、3D等多模态信息,探索生成式AI在艺术设计、游戏制作、影视后期、内容社交等场景的商业赋能,通过AI提升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8 个月前
本周AI界跑出一只大妖股,光纤公司lumentechnologies(以下简称lumen)在周二公布Q2业绩好于预期且全年自由现金流指引大幅上升后,股价连续二个交易日飙升,两天大涨155%,自7月初以来累计涨幅超500%。Q2营收下降10.7%至32.7亿美元但超出预期,净亏损同比大幅降至4900万美元。 其CEO表示人工智能需求增长要求数据中心之间更高连接性,lumen正处于帮助推动AI增长浪潮位置。lumen还宣布凭借其强大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获得了来自各大企业的50亿美元新业务订单,正在与客户积极洽谈额外70亿美元的AI光纤合作项目。7月还与微软达成协议微软利用其传输服务连接数据中心 ,lumen购买微软云工具节省成本;与康宁公司达成协议预留未来两年10%的全球光纤组件产能。 此前lumen因增长前景黯淡是被做空比例达14%的股票,此次股价上涨也有逼空行情因素。
10 个月前
中国AI2.0公司正在尝试把技术较为成熟的AI产品推向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