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受气候、环境、重大节假日、大宗市场交易等因素影响,新能源并网会使电网运行中的工作状况变化,导致电网电力的不稳定。这使传统电力调度技术面临挑战,需要提升智能化水平来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对此,南方电网公司提出,通过数字化改造,于2030年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通过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新型电力调度系统可以准确预测新能源电力波动,实时计算和预测供需匹配,支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实现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南网总调作为南方电网最高调度指挥机构,将AI在电力调度一线的实践落地作为重点工程。
基于电网运营管理的真实痛点,南网总调将与百度智能云围绕人工智能与电力调度场景的深度融合,在技术研究、产品研制、测试验证、示范建设、标准制定及行业推广等各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探索调度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平台、调度AI大模型、电网稳定分析与控制技术、智能调控、强化学习、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出清等技术解决方案,研发标准化产品,双方还将联合编制技术标准规范,联动产学研各界,推动生态建设。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需要新型AI基础设施做支撑,百度作为产业智能化头雁,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十余年,是全球唯一在“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四层IT架构中进行全栈布局的AI公司。因此,百度智能云进一步打造了国内首个全栈自研AI基础设施“AI大底座”,为企业部署和开发各类AI应用、服务以及大模型提供一站式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有了“AI大底座”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场景中能够得到更快速、更高效的应用。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电力是主战场,调度是关键场景,未来,百度与南网总调将持续攻坚能源系统智能调控技术,共同助力中国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速增效。
资讯来源:百度智能云
2 个月前
DELFI 是由 SLB(原斯伦贝谢)开发的开放、可扩展且安全的云端数字平台,旨在为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勘探、开发、钻井、生产以及能源转型提供支持。 DELFI平台集成了全球领先的应用程序、人工智能(AI)、数据管理和基于物理的科学技术,为能源行业的各个环节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DELFI 平台的核心组件之一是 DELFI Data Science,这是一个专为能源工作流程设计的 AI 和分析解决方案包。它使地球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轻松地构建、管理和部署 AI 模型,以解决日常挑战,其操作简便如同使用电子表格。 此外,DELFI 平台还支持多学科协作,定义了从勘探到井封闭全过程的动态关系新标准。通过将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DELFI 从根本上改变了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SLB 与 NVIDIA 合作,加速在 DELFI 数字平台上开发和部署特定行业的生成式 AI 基础模型。这项合作利用 NVIDIA NeMo 平台,旨在为能源行业提供先进的 AI 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 DELFI 的功能。 总的来说,DELFI 平台通过融合先进的 AI 技术、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多学科协作,为能源行业提供了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工具,助力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2 个月前
AI 在能源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能源管理、优化、电网监控、预测分析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AI 能源工具和平台: 1. 能源管理与优化 Autogrid:提供 AI 驱动的能源优化和需求响应管理,适用于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集成。 Grid Edge:利用 AI 分析能源消耗模式,提高电网效率并优化能源分配。 Bidgely:基于 AI 的家庭和企业能源管理平台,可分析用电模式并提供节能建议。 2. 预测分析与智能电网 DeepMind for Google Data Centers:谷歌旗下的 DeepMind 通过 AI 预测冷却需求,优化数据中心的能耗,节约高达 40% 的能源消耗。 Schneider Electric EcoStruxure:利用 AI 提供实时电力监控和预测分析,优化工业和建筑能源管理。 IBM Watson IoT for Energy:利用 AI 进行能源监测和预测维护,提高能源基础设施的稳定性。 3. 可再生能源优化 Nnergix:基于 AI 的天气预测和太阳能/风能发电优化工具,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Bluesky Analytics:利用 AI 监测空气质量和碳排放,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策略。 GE Renewable Energy Digital Wind Farm:AI 驱动的风力发电优化系统,可提高风机效率。 4. 能源交易与市场分析 Enel X:提供 AI 驱动的能源交易和需求响应管理,提高电力市场的效率。 Stem:AI 智能储能系统,优化电力存储和调度,提高电网稳定性。 FlexiDAO:基于 AI 的能源区块链平台,优化能源交易和绿色能源认证。 5. 碳排放监测与 ESG 评估 Microsoft Sustainability Calculator:基于 AI 计算企业的碳排放,并提供优化建议。 CarbonChain:AI 驱动的碳足迹计算和供应链碳排放监测工具。 Watershed:帮助企业监测、分析和减少碳排放,符合 ESG 目标。 这些工具主要应用于能源优化、智能电网管理、可再生能源预测、碳排放监测等领域,能够帮助企业和政府更高效地管理能源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可持续性。
5 个月前
在2024年11月12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首款AI眼镜——小度AI眼镜。让我们一起看看百度AI眼镜的要点吧: 功能特点 强大的视觉功能:配备16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并搭载自研的AI防抖算法,能够拍摄稳定清晰的第一视角照片和视频,方便用户在各种场景下记录和分享. 智能交互功能:以文心大模型为技术底座,结合四阵列麦克风和定制的开放式防漏音扬声器单元,可实现高效的声音识别与自然清晰的语音交互,支持边走边问、识物百科、视听翻译、智能备忘等多种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生活体验。比如在旅游时,它可以结合百度地图的位置服务能力,与百度搜索、百度百科深度融合,成为用户的“私人导游”,随时随地解答关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问题. 便捷的使用体验:重量仅有45g,佩戴起来较为舒适,不会给用户造成过多负担。同时,它还采用了低功耗的电路架构设计,拥有56小时的待机时长,支持连续5小时以上的聆听,且充电仅需30分钟,能够满足用户日常使用的需求. 上市信息 小度AI眼镜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目前仅在小度商城更新了宣传片,其售价尚未最终确定,据相关报道可能为2000元出头. 市场意义 推动智能穿戴设备发展:小度AI眼镜的发布,为智能穿戴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智能眼镜的功能和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推动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于更加便捷、高效的人机交互方式的需求. 拓展AI技术应用场景:作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它将AI技术与眼镜这一常见的穿戴设备相结合,拓展了AI技术的应用边界,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官延伸,使人们能够更加自然、便捷地与AI进行交互,也为未来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8 个月前
华为的FusionPower业务单元主要关注的是智能电力解决方案,对于FusionPower这样的智能电力解决方案,虽然其核心不是人工智能,但很可能采用了华为的其他产品和服务中的AI技术。
9 个月前
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服务南方电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现AI电力技术创新。
9 个月前
AI对提升能源效率的迫切,本质上是对人与自然资源之间关系进行重新解构。
9 个月前
NVIDIA Omniverse™ 提供 API和SDK , 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通用场景描述 (OpenUSD) 和 RTX 渲染技术集成到现有软件工具和仿真工作流中,以构建 AI 系统。
9 个月前
NVIDI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介绍了 NVIDIA 在加速计算和生成式 AI 领域的创新,以及 AI 技术在提高生产力、减少浪费和节约能源方面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