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

9 个月前 计算核心 67

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主要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算力基
础设施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等特征,对于助推产业转型升
级、赋能科技创新进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社会高效能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在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方面,提出了如下行计划:

  1. 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打造集成多方算力资源和开发平台的算力服务,鼓励各地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提供普惠算力资源,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保障算力使用需求。推动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落地,支撑个人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设备在社交、娱乐方面的沉浸式场景应用;保障家电控制、环境控制、安防报警等智能家居应用算力供给。提升公共算力支撑能力,满足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等大型惠民场所智能服务算力需求。持续推进算力对创新应用的支撑,推动算力在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新业态拓展应用。

2.“算力+工业”。针对“智慧工厂”等场景数据实时计算要求,加快部署工业边缘数据中心,推动算力赋能智能检测、
故障分析、人机协作等技术迭代,不断提升不同工业场景业务处理能力。面向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领域,围绕工业生产种类特性多、生产时间长、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以及安全污染隐患大、智能化水平低等难点,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逐步构建工业基础算力资源和应用能力融合体系,满足不同类型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营销服务等方面的算网存用需求,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降本增效和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算力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应用。

3.“算力+教育”。鼓励科研院所根据需求适度建设算力资源,有效支撑面向重大项目或课题的开发与创新。推进公共算
力资源覆盖校园,鼓励各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积极运用算力平台为学校实习实验实训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及转型发展提
供支撑,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体系内在质量水平。

4.“算力+金融”。加快算力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构建多节点并行的分布式算力资源架构,提供跨地域资源高效管理、
核心业务多地多活部署能力。围绕金融市场高频交易等低时延业务场景开发部署智能边缘算力节点,实现金融业务边缘侧数
据的筛选、整合与处理,为金融业务发展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算力支持。

5.“算力+交通”。面向智慧交通需求,加快“中心-区域- 边缘”多层级算力设施部署,支持感知、通信、控制相关设备
的标准化接入与数据汇聚,为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场站枢纽智能运营等跨域综合信息应用以及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港口矿
山自动化生产等低时延高可靠应用提供灵活高效的算力支撑。

6.“算力+医疗”。统筹建设国家和省级医疗大数据中心,完善区域全民健康算力平台,支撑“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体
系高质量发展。加快基层卫生健康边缘数据中心建设,强化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边缘算力支撑,实现医疗算力资源的有效下沉。

7.“算力+能源”。加快建设能源算力应用中心,支撑能源智能生产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
求智能调控。推动鼓励龙头企业以绿色化、智能化、定制化等方式高标准建设数据中心,充分利用现有能源资源优势,结合
自身应用需求,提供“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一体化算力。

信息来源:gov.cn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