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电力等成本因素,微软和英伟达纷纷抢滩小型语言模型

8 个月前 语言模型 65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演进历程中,曾经,各大科技企业竞相追逐,致力于构建体量庞大的语言模型(LLM)。然而,近期风向悄然转变,一种新兴趋势悄然兴起:小型语言模型(SLM)正以其独特魅力崭露锋芒,对过往“规模即力量”的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

就在本月21日,微软与英伟达这两大科技巨头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各自的小型语言模型杰作——Phi-3.5-mini-instruct与Mistral-NeMo-Minitron8B,它们以在计算效率与功能效能间达成精妙平衡为亮点,宣告了小型模型同样能够展现非凡实力,甚至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其性能足以与大型模型分庭抗礼。

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锋企业Hugging Face的掌门人Clem Delangue更是直言不讳,他认为在绝大多数——高达99%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小型语言模型已足够应对,并大胆预测2024年将成为小型语言模型大放异彩的一年。这一观点得到了市场数据的部分佐证,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一年,包括Meta、微软、谷歌在内的行业巨头已纷纷推出共计9款小型语言模型,彰显出对这一新兴趋势的高度认可与积极布局。

相关资讯